钧瓷“有毒”?为何用它喝茶的人还越来越多?

发布时间:2025-04-26 18:40:54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,产自河南禹州,因这里在宋、金两代属钧州辖境而得名。钧瓷始烧于唐,经过五代延续与发展,到北宋初期已成功地烧制出造型庄重典雅、工艺技术精良、釉色光润丰厚、颇受民间欢迎的钧瓷佳品,至此达到钧瓷烧造的鼎盛时期,并且对邻近的其他窑口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2008年6月7日,钧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这是因为他有独特的艺术魅力!
钧窑的釉料十分讲究,珍珠玛瑙翡翠等珍贵矿物质入釉,并运用在青釉中加铜,经氧化、还原焰作用后,呈现红色,并与青色互相融合,形成青中带红、红里泛紫、紫中藏青或红蓝紫相间的瑰丽效果,犹如玫瑰,又像海棠,或似晚霞,变幻莫测,难以尽述,故素有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、“千钧万变,意境无穷”之说,在缤纷的釉色中,以玫瑰紫、海棠红、天青、月白最为突出,是钧窑的经典釉色。
很多刚开始接触钧瓷茶具的朋友看到钧瓷多变的色彩后,经常会问钧瓷茶壶可以泡茶吗?钧瓷茶杯有毒吗?钧瓷茶具泡茶有毒?
那我们就来看看吧!
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:与食品接触的不同材质制品,一般都要进行重金属溶出量检测。钧瓷茶具(茶壶、茶杯等)一般情况下都会盛装热水,如果重金属溶出量超标,那么重金属便会进入水中,从而影响饮用者身体健康。陶瓷用品按照国家标准一般主要检测“铅”、“镉”两种重金属的溶出量。而国家标准中,陶瓷壶的铅溶出量低于2毫克/升、镉溶出量低于0.3毫克/升即为合格,陶瓷杯的铅溶出量低于0.5毫克/升、镉溶出量低于0.25毫克/升即为合格。
事实是钧瓷茶具的重金属溶出量检测结果如下
钧瓷茶具壶中重金属铅的溶出量为0.002毫克/升,重金属镉的溶出量为0.00004毫克/升,钧瓷茶杯的检测结果为:重金属铅的溶出量为0.002毫克/升,镉的溶出量为0.002毫克/升。
另外,其实我们从物理角度分析,也不难发现,钧瓷作为高温釉烧瓷,烧制的温度远远高于其他青白瓷、紫砂,最高在还原火阶段能达到1380摄氏度,且烧制高温持续时间从12到48小时不等,在如此持续的高温状态下,就算钧瓷瓷土或是釉料中的含有重金属,也基本挥发殆尽,几无残留,同时高温成品率也低,这也是为什么高温瓷比低温瓷贵的原因。
所以,作为茶具而言,高温煅烧的钧瓷茶具,不仅对人体无害,反而相对更安全,这也是为什么钧瓷茶具越来越流行的原因之一。要说钧瓷有毒,那恐怕也可能是真的,一旦你了解他,走近他,你会越来越着迷,越来越喜欢他,钧瓷里面真的是有太多的奥妙,比如它的窑变特色,比如她的故事,比如她的成长经历……它,乳光莹润,似玉非玉胜于玉;它,质地淳厚,开片声似琴如铃;它,色彩奇幻,意境幽远绝世无双。我们一起去发现吧!


搜索